王文夕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宜小说jmvip5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东都洛阳修建十几年了,早在武帝吴承宗时期大家就知道了迁都是迟早的事,所以反对的声音并没有那么多。

关于迁都,这可不是小事,而是关乎国运的大事情。

金朝与蒙古一战失利,于是迁都开封,导致中原和东北隔绝,被蒙古帝国逐个击破。

北宋开国,原本赵匡胤想定都洛阳,以保帝都根本的安危,结果他老弟赵光义来了一句“在德不在险”,所以帝都开封。

然后出现了澶渊之盟,城下之盟;靖康之耻,金朝灭北宋。

明朝迁都北京,大明战神朱祁镇……额,差点被灭,多多少少也属于迁都影响国运了。

所以这件事情在当时影响很大,皇帝到贩夫走卒无一不是关注。

说来也是好笑,反对迁都最多的并不是那些达官显贵,而是贩夫走卒。

原因很简单,原本长安的人都是首都户口,就算是卖房子都可以得很高的价钱,毕竟寸土寸金嘛。

可是现在一搞迁都,好家伙,直接变成了一线城市户口,换你你干吗?狗都不干。

准备工作不长,但也不短,足足三个月。

到了九月初十一的那一天,吴立炎再次来到太庙,祷告上天,并且和列祖列宗打个招呼,然后还去了吴承宗的帝陵打了声招呼,表示将来您老一个人埋这里吧,儿子就不打扰了。

在这一点上,大明洪武大帝和吴承宗怕是有很多共同语言。

浩浩荡荡的迁都工作,正式开始!

这一个过程也是顺利,没有什么幺蛾子发生,到了十月中旬,迁都工作正式完成了。

这一次迁都对于大业帝国来说意义非凡。

为什么呢?因为他的迁都代表着业朝立国二十几年,已经开始融入民众以及地方氏族之中了。

关中地区是大周的底子,一直留在这里倒是没什么,但长此以往,难保这个帝国不出问题,因为河北地区,江南地区全部都是大周,业灭亡的国家。

北魏是异族,所以在北方不怎么得人心,但南方可是晋,刘宋,向来被无数读书人奉为正统帝国王朝。

更有甚者,把大业当成了西北蛮夷之国。

所以为了稳定南北统治,继续龟缩长安关中是不太好的(地理位置上看的确是如此)。

业和汉朝不一样,西汉帝都长安可以稳定,业朝不行。

说白了,根基不稳,至少还没有彻底稳下来。

西汉的时候从王公贵族到平民百姓几乎是大削弱,谁还跟你反?

现在可不是了,业朝初期很担心南方死灰复燃。

尤其是齐王之乱的时候健康城就是刘宋余孽打开的。

因为如此,林众死了。

迁都洛阳,不仅仅是维护统治,还是大力恢复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政治做出贡献。

大周成立之后,关中地区的人都是去重拳出击打人的,可没有人来打老秦人的啊。

齐王之乱亦是如此,乱的都是中原地区。

所以长安地区哪怕是抽调了大量男丁,可至少也是保住了其他人的安全。

经济文化没有太多的波及。

长安迁都到洛阳,可以把那稳定的局势,繁荣的经济,百家争鸣的文化全部都拉到中原去。

吴家人不是东南的皇帝,也不是关中的皇帝,而是天下的皇帝。

所以吴立炎就必须要迁都。

天下之中的洛阳就这样再次成为了都城。

洛阳,在不久后会变成一个光耀整个东亚地区的大都市。

都城的事情完成了,吴立炎也是松了口气,然后和自己的两位丞相以及太子吴英也是一起治国。

尧圣二年的事情就这么多。

大业帝国在这一年总体上来说还是很可以的。

万国来朝,天下中心。

一转眼,时间来到了尧圣三年。

二月份的时候,在西北武威郡的宋寖上书,表示西北早已经整理好了可战之士十五万七千余人,只要长安方向送过来一年的粮草和军饷,他可以立马踏平西域,重现几百年前大汉的西域光耀。

收到信封,吴立炎召集尚书省全部人开了个会,然后又和两位丞相以及太子一起讨论这件事情。

到最后得出结论,可以打。

于是皇帝压下朝堂内部的反对声音,命令宜王(吴欢,因为洛阳是帝都了,还叫洛王不合适,还是太子吴英提出来的。)吴欢押送粮草和军饷去往西北。

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+